English
|
加入会员
  • 首页
  • 跨国公司名录
  • 新闻资讯
  • 对话访谈
  • 政策解读
  • 论坛论文
  • 关于我们
  • 首页
  • 跨国公司名录
  • 跨国公司名录检索
  • 新闻资讯
    • 电子刊物
    • 专题
    • 社会责任
    •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
  • 对话访谈
  • 政策解读
  • 论坛论文
  • 关于我们
    • 简介
    • 服务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会员俱乐部
  • 申请加入会员
  • ENGLISH
新闻资讯
新闻
新闻资讯
新闻
《BP世界能源展望》2025中文版发布会在京举办
日期:2025-10-29
  2025年10月28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25中文版发布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办,bp集团高级副总裁、bp中国总裁杨士旭致开场词,来自能源等领域的主管政府领导、资深专家等出席了《bp世界能源展望》2025年中文版发布会。
  杨士旭总裁在致辞中提到:全球能源体系正处在深刻变革的关键十字路口,每一种能源品类的发展轨迹都在发生重塑,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挑战,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以及市场供需的复杂变化,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能源行业的未来格局。相信在座各位与我们一样,对全球能源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保持着高度关注,渴望获取客观、全面和及时的信息,以便准确把握能源行业走向对我们各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2025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继续深入剖析了能源转型的不同情景,探讨了在不同转型路径下油气需求的变化,能源系统的电气化、人工智能对能源系统的潜在影响等关键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深入分析和解读,能够为大家在能源转型浪潮中更好把握未来趋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随后的发布会上,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先生和bp集团能源转型和系统分析部门负责人任嘉睿先生共同为现场观众解析了《BP世界能源展望》2025中文版。
  bp《世界能源展望报告(2025版)》通过“当前路径”和“低于2℃”两种情景,探索能源转型的可能走向,并非预测未来,而是基于现有技术分析不同假设下的能源系统演变,涵盖至2050年的关键趋势与不确定性。
  两大情景展现差异化路径。“当前路径”基于现有气候与能源政策及近期趋势,碳排放在本十年保持平稳后逐步下降,2050年较2023年降幅约四分之一,累计排放远超IPCC 2℃碳预算。“低于2℃”情景假设气候政策收紧与社会行为转变,2050年碳排放较2023年下降约90%,累计排放符合IPCC 2℃控温目标。
  能源需求与结构呈现共性与差异。共性方面,新兴经济体(不含中国)是能源需求增长核心,电力需求在两种情景下均翻倍,太阳能与风能快速增长成为主导电源,煤炭消费因发电领域需求下降而减少,石油需求虽下降但未来10-15年仍具重要作用。差异体现在天然气需求:“当前路径”中2050年需求较2023年增长20%,“低于2℃”情景下则下降55%。
  关键影响因素备受关注。地缘政治碎片化可能推动国家转向能源自给,影响能源供应链与转型路径;能源效率提升乏力拖累减排进程,若持续疲软将显著增加化石能源需求;转型延迟或引发无序调整,若2030年代初未加速转型,后续需付出高昂成本才能实现控温目标。此外,AI对能源系统影响双重,既推高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又可通过优化电网、提升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区域与 sector 贡献分化明显。新兴经济体是减排关键,中国在两种情景排放差异中占比显著,新兴亚洲整体贡献近半;电力与工业部门是减排主力,分别占排放差异的40%和35%,前者依赖风光发电推广,后者依托能效提升与低碳技术应用。报告为理解能源转型复杂性、识别风险与机遇提供了重要参考。
  戴思攀先生分析说:“作为展望,我们今年的展望报告设置两个主要情景,这两个主要情景,主要区别在于能源转型的速度不同,其实就能源的市场来说,它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能源转型的速度。毕竟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要说哪一个最大的不确定性最突出,对全球产业有重大影响,那就是能源转型的速度。为此我们根据这一点设置了两个情景,绿色代表的是当今现在的轨迹,也就是说我们世界现在正走在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世界各地所颁布和实施的能源气候的政策,也考虑到了各国所设置的目标、承诺,以及对自己国家能源转型的设想。同时在当前的情景当中,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要实现各种宏伟的目标,都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还要判断成功的概率,也就是政策落地成功的概率。”
  在随后的媒体见面会上,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先生和bp集团能源转型和系统分析部门负责人任嘉睿先生和媒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回答本刊记者关于AI在未来10年将是全球能源需求的加速器还是减速器时?两位专家分析说:“在我们今年的展望报告当中,我们有几页的内容专门是探讨人工智能的话题,确实,人工智能话题是能源系统面临的一个重大话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是直面着一个人工智能以及它的数据中心到底需要多少的新增的电力才能满足,是的。它需要很多的电力的供应,但是恐怕这还不是整个能源需求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对全世界来说,可能只有10%的新增的电力需求在未来10年是来自于人工智能的需求,也就是说9/10的新增需求都来自人工智能以外的来源和领域。
  但不要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我们也看过一些研究的成果,就是讲述人工智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现在恐怕谁都不能说它的答案是最权威的,大家所做出的推测都是不太一样,我们都研究过,然后去看对我们总体能源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比较中性的一种猜测是,随着数据中心广泛的发展,人工智能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会使得电力的需求增长20倍,但是最终人工智能是要发展经过,要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人工智能的普及不仅会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会帮助整个能源系统提高效率。bp公司已经使用机器学习去更好地找到新的石油的来源地,更快更高效。而且有了人工智能会使得我们油气的油田这些资产都提高效率,提高运营效率也提高安全水平。还有很多低碳技术也会因为人工智能发展更快。
  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对电力更大的需求,但是也会提升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我们未来的电网就变得很重要了,未来的电网肯定会比现在的更加复杂。在中国,中国电网的技术是世界领先的,大家可能很清楚。中国还有一些煤炭的电厂,别的国家也都还有。现在电力发电来源更加多元化。总的来说,你说电力的需求是很复杂的话题,我们有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要充电,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灵活度,大家不要在同一个时间去充电,这样的话像机器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使电动汽车充电,电网更灵活,更加有效率。
  简单来说,现在谁都不能够贸然下一个结论,谁都不能够预测。但是我的建议是,你要看人工智能发展对能源系统的影响,不要仅仅盯着这一个数据中心,而是它会对能源系统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
请输入广告信息标题 请输入广告信息标题
  • 关于我们
  • 工作机会
  • 征稿启事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申请加入会员
  • 跨国公司名录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跨国公司在中国
ICP备案号:  京ICP备2024086243号-1
web design by chen-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