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放眼全国,深圳、上海、苏州等城市之所以能够长期处于高质量发展城市的前列,就是因为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了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在发展的浪潮中抢占了先机。
实践证明,关键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我们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制约,真正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科技创新,徐州的优势在哪里?
近年来,徐州获批省级科学技术奖达百项,并且在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产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十足动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源于徐州具有良好地促成科技创新的优势条件。
徐州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
高等院校是人才集聚的最好平台,徐州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重点院校,这些院校对于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尤其还拥有着重要的国家级、省级实验平台,例如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等平台。
徐州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达百余家之多,为全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徐州拥有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徐州市始终坚持统筹推进产业、城市、生态转型,挺过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老工业基地实现华丽转身,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迈上8000亿元新量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决定性进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升到57.3%、47.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
坚实的产业基础使企业有能力有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同时科技创新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可以说,企业越是发展,越是注重科技创新的转化,这不仅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得科技的创新研究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当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达成一致时,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最大限度地被实现。
强科技支撑,徐州还要怎样做?
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徐州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能力,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根据徐州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启动一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储备一批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努力建设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力争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企业发展有需求的领域取得突破,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助力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为迈进创新型城市行列创造条件。
培育全市创新氛围,积极调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热情
推动市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调动企业的创新热情需要准确把握创新发展的方向。
徐州市可以根据市情,特别是现有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
动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承担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徐州经济增速提供强劲动力。
搭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调动政产学研金各方面的积极性
徐州市在实施“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建设提速提质行动的同时,要把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融入其中,加快推动徐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安全科技产业园、金龙湖创新谷、凤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新沂中关村产业园、邳州博创非晶科技产业园、丰县新能源微型车辆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发展。
并以此为平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调动与组织起省内外的有关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共同为徐州市创新发展引领产业强市协同行动。
完善全市创新生态,发挥好政府的各项政策作用
激活创新引擎,徐州市要发挥好制度创新的保驾护航作用,尽最大可能地分担企业科技创新承受的风险,资助有潜力的企业安心搞科研。
对于徐州市来说,可以根据全市科技发展的实际及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逐步推行项目推荐“悬赏制”、评审专家“邀请制”、项目评审“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精准考虑企业创新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风险,通过各项措施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为徐州市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激活市场创新氛围,需要发挥好人才优势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
徐州市在创新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好人才优势,激活创新人才的活力,给他们提供宽广的舞台,让人才能够在创新的大地上肆意挥洒汗水。
集中建设全市科学装置和科研院所,鼓励校企联动为企业创新突围,不断完善“硬件”“软件”,让科研人才能够扎根于徐州,最大程度释放人才市场创新活力。
来源:徐州发布
转发声明:本条资讯旨在公益传播,谢谢稿源单位的支持。如不希望转发,请留言联系我们便于及时删除。